1.关于如何在古玉鉴定上入门,我个人理解最佳的方法是闻思修。所谓闻是要广泛学习,所谓思就是善于思考总结,所谓修就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实践方式。
这是一件开门度好的民间藏品
2.关于闻,现在网络发达,给古玉爱好者创造了非常好的学习条件。根据我个人的经验,白海波,陈启贤,刘学贤/刘嘉,沈华,丁哲,一夫等人都为古玉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。当然闻离不开坚持经常看馆藏图,尤其是高清馆藏图。
这个是我个人收藏的一件中古玉观音
3.关于思,其实思本质牵涉2个方面,一个是如何高效的学习,一个是深入思考的问题,决不能迷信。我们要有学习方法。比如白海波的痕迹学,系统性强,实战性强,可以作为最核心的框架。比如陈启贤建立了庞大的出土文物图库及规律总结,如何将陈启贤的经验总结纳入痕迹学框架。比如刘学贤/刘嘉对古玉加工细节的研究非常深,有重大学习价值。比如沈华,丁哲对古玉研究非常全面,向他们学习,有助于学习什么样的藏品更值得收藏。关于思考,如何我们不思考总结,我们无法成为真正的高手,让鉴定能力融汇贯通。
以上均为个人标本或民间藏品
4.修的问题,牵涉每个人大量上手巩固能力的成本问题。也是困扰普通收藏爱好者水平提高的问题,我个人的解决方案是从网上购入石器以及玉器小残件来解决。为什么呢,因为文化期石器其实和古玉硬度差不多,其打磨,老化规律基本和古玉一样。